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特产 > 辉映岁月的思南花烛

辉映岁月的思南花烛

关键词:思南花烛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思唐古镇安化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gzs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508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在思唐古镇的安化街,至今还有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——花烛,其中以富丽堂皇的龙凤花烛为代表。在光怪陆离的现代霓虹灯下,这种古老的工艺显得相当原始了。

  明清时期,思南花烛所用原料全部就地取材:虫蜡、棬油、竹子与灯草。灯草是思南塘头镇特产,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部温软细长,可以织成凉席。茎的中心部分如同海绵,松、柔软、能胀能缩,吸水吸油,具备作为灯芯的特质,可做桐油灯的灯芯,俗称灯草。乌桕俗称棬子,和桐子一样都是乌江特产,桐油棬油顺江而下远销四海,成就了一条乌江盐油古道。乌桕所榨的皮油在自然温度下是固态而非液态的,乌江两岸遍野的乌桕树为花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,创造了物质基础。

  电灯普及之前,思南的花烛制作遍及各个乡镇,以思唐、塘头、邵家桥规模最大,共有数十家之多,并远销省外。那温馨的光焰,烛照乌江古代漫长的岁月。而今时过境迁,耀眼的电灯接管了蜡烛的领地,那些微弱的烛光,从此隐身出世。寥落的花烛,伴生着乌江盐油古道的兴衰,勾起我们怀旧的记忆。

  小小花烛,连接着长长的乌江文明史。

  走进寂寞的安化街,你会发现有户人家的窗台颇有些简陋,却把所有位置都留给了几盆花草。这些花草并不怎么名贵,却长势茂盛,主人显然给了它们充足的水分、阳光和呵护。明艳的花草,映射出主人怡然自足的心境。你在青色的瓦檐下驻足,然后轻叩一道窄窄的木门。如果看见满墙的花团锦簇,也开放着些五颜六色的花朵,那就是花烛了。为你开门的,一定是花烛艺人刘贵贤,或者他的老伴和儿孙。

  曾经的花烛艺人,如今硕果仅存,唯此一家了。你可以一边与他们攀谈,一边观赏花烛的制作过程。

  花烛的制作程序比较繁复,有几十道工序。首先削竹成片,竹片的顶部削细削尖,裹上厚厚几层灯草。灯草裹好后,用棬油或石蜡层层浇铸,滚雪球一般,烛棒越来越粗壮,一支蜡烛基本做成。这种最简单的棒棒烛,颜色有别,有红有白。红烛用于喜事,白烛用于丧事。节庆或简单的祭祀用小烛;花灯、龙灯的灯笼里,则用牛油烛。

  制烛的工艺至此,作为实用已经绰绰有余了,熊熊的烛光完全可以照亮人们的忧伤或喜悦。

  但心灵手巧的花烛艺人们意犹未尽。某一次偶然的福至心灵,让他们在原本光滑的烛棒上妙笔生花,花烛就这样实现了从实用向审美的飞翔,完成了从器物向艺术的嬗变。

  思南花烛从此升华,真正地由“工”到“艺”。

  刘贵贤10多岁就经营烛艺,如今已是78岁高龄了,但面部棱角方而正,头发白而粗,气色红润、精神饱满,寿者之像。他对思南花烛的工艺简直心手合一,有关历史掌故更是了如指掌。

  在过去,花烛工艺的传承多是家庭内部,而且 往往“传男不传女”、“传内不传外”。刘贵贤的祖师就是自己的外公吴锡荣,师傅是父亲刘金桂,自己往下,徒弟兼儿子刘贵贤,徒孙就非孙子刘仕贵莫属了,百年间一脉相承。

  顾名思义,花烛有花。古代的花烛有南北两派之分,南派的做法是在烛身上作画,比较取巧;北派的做法是采用立体粘花,比起南派做法,这种工艺费时费力,美观却不言而喻。思南花烛师承的即是北派风格。先用模具把石蜡或棬油铸成花朵,最后将花朵粘贴到烛身上。花有桃、菊、玫瑰和月季等,最多是牡丹花,雍容华美,流光溢彩。在没有亲历其境的人看来,所谓花烛的“花”,不过是一种艺术的夸张,而你只有面对这些缤纷的花朵,才会认同,它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写实。

  那个年届黄昏的老头,心中也许有个永远的春天,有一片四季开花的原野。你看他手下的花烛,一朵一朵的花儿密密匝匝,分明是一棵美丽的花树,一片微缩的立体花园。他更像一个园丁,正在把花儿一朵一朵地移栽,从他开花的那片心原……

  一支花烛的浇铸,耗用了他一生的心血。

几百年的积淀,龙凤花烛成为思南花烛中的代表,已基本形成固定的规制。大体为长度30cm,内径6cm,外径10cm,并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。花烛一分为二,一阴一阳。龙烛为阳,凤烛为阴。龙烛色调以红、黄、绿为主,花团锦簇,一龙盘踞其上,飞龙在天,龙头朝上,龙尾朝下,五彩祥云之中若隐若现;凤烛以牡丹花与筒花镶嵌,一只凤凰穿行其间,振翅欲飞,谓之“凤穿牡丹”。龙凤呈祥的组合,暗喻富贵吉祥的美好祝愿。就连花烛的颜色也有不同的寓意。红色喜庆吉祥;黄色含金,富贵繁荣;白色教人清白,绿色映衬红花,成人之美。

  花烛辉映着思南的历史,也烛照着每个思南人的漫长人生。婴儿满月,迎接他的是满月烛;金榜题名时,满屋高照报喜烛;男婚女嫁的花烛最为隆重,叫龙凤烛。龙凤烛是个喜气洋洋的系列组合,分门别类:到女方家接亲时点接亲烛,堂屋拜天地时是龙凤烛,洞房内的花烛也颇有情调,叫圆房烛。“洞房花烛夜”,货真价实。光阴似箭,白驹过隙,花甲或古稀之年,满堂儿孙为长辈祝寿,用的是寿烛了。花烛不是无情物,逝者驾鹤西去,浸润着生者哀思的白花烛一直会陪伴死者七七四十九天,直到“满七”。花烛,竟然成为人生历程的见证,包容了人世的日升月落、悲欢爱恨,思南人把花烛文化演绎到淋漓尽致的境界。

  燧人氏算得上中国版的普罗米修斯,破译了大自然火的密码。火的发现与保存,使人类走出了漫长的黑夜。植物油的提取,使人类获得了液体的阳光,从此可以轻松地驱逐野兽、邪魔,以及不可预知的一切,获得战胜黑暗的勇气和信心。

  也许,火是人类祖先最早的图腾崇拜,而花烛把这种图腾艺术化了。也许,思南花烛就是乌江民间对这种远古图腾的记忆碎片。

  在我心中,无论现代的霓虹灯怎样辉煌或闪烁,都无法掩盖花烛温馨的光芒,因为,它曾经烛照过乌江历史一段深邃的时光。也许,花烛就是照耀乌江文明的一盏东方式神灯。

而老艺人对传统工艺的坚守,为我们回望乌江古代文明,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文化化石,或者标本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特产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